WIPO中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引领全球未来发展

主题为“科技赋能未来 创新引领发展”的全球未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300余名中外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热议深化全球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科技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在视频致辞中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产出、研发支出、风险投资交易和知识产权申请数量都在继续增长,反映出人们对于创新创意产业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阿莱曼表示,产权组织作为负责知识产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致力于建设一个平衡、包容、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让人人得享知识产权之利。为支持全球科技发展,产权组织近年来实施了一些列举措,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知识产权实现创新和创造:2021年,为应对大流行病,产权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制定并推出了一揽子支持措施,协助成员国更好地实现重建;作为召集方和论坛平台,产权组织就前沿技术、商业秘密、技术转让政策等议题开展政策对话;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产权组织设立了可持续技术交易平台(WIPO Green),为绿色技术提供许可,促进绿色知识产权商业化;产权组织与中国的各利益攸关方,特别是妇女、青年和中小企业进行接触,以支持他们的想法并将其推向市场。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知识产权和创新生态系统部门已在产权组织内部建立。其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大量工作,以促进各利益攸关方利用知识产权面对全球挑战,包括在大约90个国家设立1300多个技术和创新支持中心(TISCs),中国设立了101家;开展经济研究并发布《全球创新指数》(GII)、《世界知识产权报告》(WIPR)、《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和《技术趋势报告》;开发互动知识产权诊断工具,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知识产权资产的潜在价值等。
阿莱曼指出,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居于领先地位,在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中国排名第12位;就知识产权国际申请量而言,中国在PCT、马德里和海牙体系中分别位居第1、第3和第10位。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21-203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海牙协定》和《马拉喀什条约》,中国创新进入了新阶段。产权组织看到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巨大潜力,并期待着与中国在各个层面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